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,传承红色基因,5月9日下午,经管学院党委组织教师赴浦东川沙镇开展“行走的党课”主题实践活动。活动以川沙古城墙公园为起点,依次探访内史第(黄炎培故居)、川沙营造馆、宋庆龄文化展示中心、川沙戏曲艺术展示中心等红色文化地标,通过沉浸式、场景化的学习,引导教师感悟革命精神,汲取奋进力量。
首站川沙古城墙公园内,教师们驻足于明代抗倭遗址前。斑驳的城墙与古炮台无声诉说着川沙作为海防要塞的辉煌历史。讲解员结合实物与史料,生动还原了戚家军抗倭卫国的英勇事迹。通过“走、听、看、学”的立体化体验,教师们深刻体会到“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”的家国情怀,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筑牢信仰之基。
在内史第黄炎培故居,教师们通过珍贵文物、文献及影像资料,全面了解黄炎培先生投身教育救国、参与民主建国的光辉历程。故居内“窑洞对”历史场景的再现,让教师们对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“肝胆相照”的深厚情谊有了更深理解,不禁在参观中感叹:“黄炎培先生‘理必求真,事必求是’的治学精神,正是新时代教师治学育人的重要指引。”
川沙营造馆以“建筑之乡”的历史为脉络,展示了近代川沙匠人参与上海外滩万国建筑群建设的卓越技艺。教师们从“一把泥刀走天下”的工匠精神中,感悟实干兴邦的深刻内涵。随后的宋庆龄文化展示中心,则以丰富的图文和实物展陈,呈现宋庆龄为妇女儿童事业奋斗的一生。其“永远和党在一起”的坚定信念,令在场教师深受触动。最后一站是川沙戏曲艺术展示中心,教师们通过沪剧、浦东说书等非遗展演,感受了红色文化与地方艺术的深度融合。
通过此次“行走的党课”,教师们纷纷表示,既加深了对浦东红色历史的认知,更坚定了“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”的使命担当。经管学院党委将持续探索“红色基因+教师领航”的立体化育人路径,将红色资源转化为育人优势,为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注入澎湃动力。
经管学院供稿